9月16日9点左右,空桥货运航空代办通知,9月17日凌晨的进港航班将载两块长7.12米、宽2.17米、高2.24米的超高超长货板抵达深圳。这两块货板的长度,比常规尺寸(20英寸)的加长板还要超出1米左右的长度。除此之外,参与保障的外包单位北京顺通泰达的装卸员们,也从未参与过此类航班保障,如何将超高超长货板安全、完好的卸下飞机,是此次航班保障的难点与重点。
据了解,这两块超高超长货板,分别装载在一块16英寸的底板上,前端超出底板0.5米,后端超出底板1.7米。通常在货运航班抵达本场后,平台车司机与装卸员共同配合,根据卸机原则,将装满货物的集装箱逐个运出货舱,完成卸机工作。但此次不同,经过分析,两块货板底板受力面积过小,如果采用正常的侧面货舱门卸机,货板在货舱内调转半径超过飞机宽度,极容易剐蹭舱壁及舱门,风险太大。
“如果开鼻门呢?”正在大家冥思苦想时,一个声音传出来。“如果侧门不行,我建议开鼻门,也就是开机头,这样空间大,只要各环节配合好,会降低剐蹭飞机的风险,也容易卸机”。经过骨干们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开鼻门”是最可行的方法。随后,参与保障的现场监管科将风险评估结果与保障建议上报地服公司。
经过地服公司评估,最终选定现场监管科提出的保障方案。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地服公司相关领导立即与指挥中心联系,向指挥中心讲解地服公司的保障方案,请求中心支持与配合,同时,动员各相关科室,制定B747开鼻门操作风险评估、及保障空间需求。
截至9月16日下午4点半,仅用时不到7个小时,地服公司各科室就完成保障方案的制定和风险评估。
结合机型、货板尺寸、作业空间需求等多个要素,最终,经过反复比对、推敲,指挥中心最终选定于391号机位停靠此架航班。考虑到平台车受力面积等实际操作问题,货物装载科大胆提出,用两台平台车对接操作。但是,两台平台车同时在飞机头部操作,空间不足,无法完成卸机,这又让大家犯了难。
“要是可以将飞机推后就好了”,这个突然的“灵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卸机时,既要考虑卸机时不会发生坠尾、同时又能将飞机向后推,为平台车操作预留足够空间。现场监管科提出“先卸普通货板随后关闭货舱门,再后推飞机。”这样即可以保持飞机重心平稳,避免发生坠尾,又可以为飞机后推提供有利条件。
晚间的生产讲评会后,地服公司值班01组织相关科室值班人员进行二次现场踏勘,实地考察机位情况和保障空间需求。经过仔细测量,最终决定在完成普通货板卸机后关闭货舱门,随后将飞机向后推移36米,为两台平台车作业预留足够的保障空间。
9月17日凌晨2时30分,参与此次保障的各科室准备就绪。装卸外包单位顺通泰达选派能力强、业务熟的班组参与保障,现场监管科外包监管员针对此次航班的特点、难点、风险点,通过航前会逐一讲解、认真叮嘱。相关科室值班经理、分队长也靠前指挥,提前到达机位。一切准备就绪,大家摩拳擦掌,紧张的等待着航班滑入机位。
飞机缓缓滑入机位。待消杀工作完成后,按照预先设定的保障方案,装卸班组与平台车互相配合,首先完成普通货板的卸机工作,随后关闭货舱门。
机务特车保障科牵引车司机将飞机精准后推到指定位置。随后,在机务人员的操作下,飞机鼻门开启。
各操作岗位紧密配合,在货板各关键点安排人员进行观察把控,在场的每一个人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发生剐蹭。看着货板一步步向前移动,最终用时半小时,这两块超高超长货板安全卸机,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在运行指挥中心的支持下和地服公司各科室及外包单位的全力配合下,地服公司圆满、高效的完成了此次特殊的保障任务,再一次检验了地服公司专业、优质、高效的保障能力,为地服公司打造航空地面服务提供商领跑者的目标奠定基础。